黄海华字醉墨,号隐书斋。一九七四年出生于江西余干。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创作高研班画家。中国书法绘画艺术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委员、中国书画艺术协会理事、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、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。
雄浑大美 笔笔见情
——读山水画家黄海华焦墨山水
文 冯夕栗
说不清是他的艺术魅力,还是他的人格力量;道不明是他的广交善缘,还是我们的一见如故的交情,使我一直关注着这位灵光而又勤奋的山水画家——黄海华,为他的困惑而焦虑,为他的创作而给力,为他的成功而喝彩。也许他过于质朴与平凡,使人很容易一下子走近他;也许他过于谦逊与平和,使你很难找到一把合适的尺子去丈量他。只有你认真走进他的多种风格的作品、仔细地漫步在他闪烁着智慧光焰的笔迹墨踪时,你才能读懂他,理解他在山水画领域里付出的心血和创造。在当前的山水画创作中,强化精神力度与精求笔墨趣味,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。焦墨无染,全靠笔墨点线,以其曲直、长短、粗细、开合、刚柔所造成的情味与质量感,从而形成他独特的绘画语言。选择焦墨正如他自己说的“性情使然”。确实,海华是性情的,对事,对物,对画,对朋友,他都显得那么热情、豪爽,正如其恩师、中央美院教授寇月朋先生所言:“吾之学生,海华老弟,性格坦诚无私,义气豪放,重感情,怀感恩,才得以造就今天如此潇洒,飘逸,笔笔见情的焦墨山水。”都知道,焦墨难于驾驭,不易画好,是因它舍弃了湿淡墨的一种表现技法,只用干(枯)浓焦之墨来表现山川、云水、雪雾以及四季的交换。且又要画出层次来,是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和探索,才能达到相对的认识和表现能力。选择焦墨,海华有着自己的考量,“绘画的基础不是素描,是书法。”从小就热爱于书法的他,写得一手规范且奔放,严谨又大气的书法。“以书入画”是他焦墨山水的一大特点,而这确实需要真刀真枪的功夫。海华知难而上,底气大半还是自己擅长的书法,因为对笔墨点画的熟谙,画家就是以书家的身份进行创作,其中奥秘完全得力于中国“书画同源”的传统。读海华的焦墨山水,自始至终弥漫着一股强烈的书法之气,他抛给观众的感受就是书法线条之美,画家绘画时似乎忽略了思考的时间,完全投身于笔墨点画之间的快速联系,洋洋洒洒地制造了“奋笔俄而成”的视觉效果。绘画的过程变成了享受,由书写性的语言而造成的气韵流动,也正是如此画而显得紧奏而富于运动感。海华的山舍弃丘壑的自然会与他绘画时的忘我状态息息相通。对创作者来说,实际上是精神状态的高度自由,心境的完全放松、无拘无束,进入充足的自由王国,这种自由精神状态下的创作,创作的“意”才能充分表露出来这种精神状态,古人谓之“鸢飞鱼跃,活泼泼地”,即天真烂漫,展露个性,即寄情遣兴,潇洒、信手。
对于中国画而言,传统是一条绕不过去的河,一条充满营养乳汁的河。千百年来,这条河孕育了无数的艺术家,并由他们谱写出了中华艺术的辉煌篇章。海华是注重传统的,通过在中央美院系统的对传统学习深造,对传统更是深入了解,从龚贤、范宽,到石涛、四王,再到黄宾虹、张仃,他无一不从中吸取营养,其用焦墨临摹石涛的“搜尽奇峰打草稿”临摹形神之似、篇幅之大,堪称一绝。师古更应师造化,导师常言,“写生即为写生命”。只有通过写生,从自然中来,从生活中来,作品才会有生命力。我和海华,既为同学,亦是兄弟,一起外出写生少说也有四五次之多,深知他写生时的较真与勤奋,且每次都有惊喜,进步之大,让人膛目结舌。
海华的山水画从注重自然实景的摹写到转向抒情写意,再到放开胸怀在自然中造境,都是受到央美环境,以及诸位导师(史国良,寇月朋,崔晓东,贾国强,冯海涛,徐涛,贾云娣.....)的引导和影响的结果,在这种环境艺术创作中,画者是以自己不加掩饰的自然本性,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不加雕饰的笔墨技巧去扣动观者心弦的。清华美院教授刘怀勇先生曾赞说“此人善于用笔,富有才情”,央美导师寇月朋先生更是赠言“华夏千书生,江西一才子”。只要坚持一手伸向传统精髓,一手伸向生活深处的道路,继续不尚华藻、勤奋控索的精神,海华的绘画艺术在不久的将来,必能跃入一个更高更新的境地,对此,我深信不疑,寄予重望!
上一页
1
下一页
|
|